高血压能彻底治好吗?相信很多人都会摇头,真是天大的笑话,高血压怎么可能彻底治好呢?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,一旦确诊,往往意味着这辈子都会缠上你,意味着你需要开启终身治疗模式。
可是一项研究,却打破了很多人的传统认知。
2024年,由香港中文大学和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团队发表在《eClinicalMedicine》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,很多老年人得的高血压,其实不用吃药也能好转。他们对两项大型长期研究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,表明对于某些患者,特别是刚被诊断出高血压的头几年,可能更应该采取不那么激进的治疗方式。
本研究中共纳入了2760名33-99岁参与者的数据。所有参与者都患有高血压,且未使用任何抗高血压药物,也没有重大心血管疾病史。研究人员对这些个体进行了中位数为6年的跟踪,监测他们的血压变化。
他们发现在随访期间,52%的参与者收缩压降低了至少6毫米汞柱,60%的参与者舒张压降低了至少3毫米汞柱。而且令人意外的是,42%的参与者病情出现缓解,即研究结束时他们的血压回到了正常水平(低于140/90毫米汞柱)。在这些病情缓解的患者中,大部分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正常血压。67%的人平均保持了4年,43%的人保持了8年,29%的人保持了12年!
展开剩余67%不吃药,竟然也让让高血压缓解,这显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,毕竟,很多高血压患者,可能天天要吃降压药,甚至好几种降压药联用,但最终还是无法控制好血糖。
不吃药,就能控制好高血压,其中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?
研究表明,高血压病情的缓解与几个因素有关,包括不吸烟、不喝酒,以及保持正常体重指数(BMI)。
第一,不吸烟
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,长期吸烟,不应该损伤的是肺部吗?为什么还会升高血压呢?
原来,香烟里的有害物质,很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,血管内皮细胞被破坏了,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。
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的重要病理基础,它会使血管弹性降低,管腔狭窄,血流阻力增加,从而引发血压升高。
长期吸烟,还会干扰一些神经递质的分泌,特别会让一些缩血管激素分泌增多,比如多巴胺,在这些激素的作用下,血管收缩,血压也容易升高。
所以,要想你的血压更好,一定要积极戒烟。
第二,不喝酒
很多人都有这样错误的理解,他们认为,喝酒应该能扩张血管,从而有利于降低血压。
殊不知这样的理解大错特错,喝酒对血压的影响呈现双相效应,一开始的确是能让血压下降,但这样的作用不会持续很久,又很快转为收缩血管的效应,会导致血压的飙升,而且血压上升持续的时间更长。
《柳叶刀》的一项研究显示,长期饮酒者的高血压发生率比不饮酒者高出30%~50%,要想远离高血压,最好是滴酒不沾。
第三,保持良好的BMI指数
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BMI指数,BMI是体重指数的英文缩写,临床上常用来判断人体是否有超重、肥胖或消瘦的指标。BMI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公斤体重除于身高米的平方,例如身高1.6m、体重50kg,其体重指数为19.53kg/㎡。BMI体重指数的合理范围在18.5~24kg/㎡之间,低于18.5kg/㎡为体重过低,高于24kg/㎡为超重,高于28kg/㎡为肥胖。
如何才能控制BMI指数呢?
其实说简单也简单,说难也难,总结起来就六个字,管住嘴迈开腿。
简单的是,你坚持一天两天轻而易举,难得是,让你长期保持良好得生活习惯,你会发现特别困难。
对于高血压患者,医生通常会建议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,先来说说盐,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,盐摄入的越多,意味着钠越多,钠会升高血容量,时间长了,自然容易升高血压,世界卫生组织建议,成年人每天的食盐量最好小于5克,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。
至于高脂肪高糖饮食,则会让你变得更胖,人一旦变胖,那么血压是很难控制达标的,而且血脂高和血糖高,都会直接损伤血管,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。
要想控制好血压,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,很多人都认为,运动的时候不是会升高血压吗?其实,运动能让你的血管保持一个很好的弹性,还能促进血液循环,虽然运动的时候血压会升高,但是停止运动以后,血压往往能平稳下降,身体对血压的调整更能得心应手。
我们平时所说的血压怎么做短线投资,是安静状态时的血压,把这个血压控制好,才是最至关重要的。
发布于:湖南省